登 录
卡号/身份证号 Library Card/ID No. 密码 Password
数字图书馆
海洋经济、养殖 2012年第五期

发布时间:2021-09-18 11:00:53 点击数:

分享到:

2012-08-16抓机遇做大做强湛江海洋渔业

 

昨日上午,农业部渔业局局长赵兴武一行莅湛调研海洋渔业发展战略和湛江海洋渔业发展情况,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郑伟仪陪同调研。

赵兴武一行先后来到霞山渔人码头、广东深水网箱产业园恒兴园区和国联水产,当看到湛江深水网箱养殖规模化、获悉湛江水产产品闻名国内外时,赵兴武指出,湛江要继续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海洋渔业产业,进一步提升渔业科技水平,加快深海渔业发展,把湛江的海洋渔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据了解,2002年以来,国家、省、市下达我市渔民转产转业扶持资金近4.3亿元,其中省财政扶持3.2亿元。10年来,全市渔民积极实施减船转产,减掉一批老旧渔船;组织实施水上居和贫困渔民安居工程;加强渔民技能培训,提高渔民的就业技能;组织实施渔业产业项目,带动转产转业渔民就业,优化了渔业产业结构,解决了捕捞渔民生产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市渔业经济各项指标居于全省领先地位,渔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2011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有深水网箱680个,计划到2015年在特呈岛东南、流沙湾、乌石建成3个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深水网箱养殖基地、5个养殖产业园区,逐步建成深水网箱制作生产基地、标准化养殖基地、优质种苗培育基地、无公害饲料生产基地、水产品深加工基地。


2012-08-28湛江“虾祖”的耕海人生

 

曾经有人测算,中国市场每3条虾中就有一条湛江虾,而美国人的餐桌上每5条虾中就有一条来自湛江。鲜活、环保、高质量的湛江对虾一直是湛江人的骄傲。前段时间,从网友对湛江虾与韩国虾的PK,再到湛江虾和青岛虾的“论战”,更是把湛江虾的美誉从实体市场延伸到更为广阔网络世界中。期间,网友对湛江虾的力挺,是湛江虾20多年来质量不断提升的有力论证,更是对湛江养虾人的最好评价和回馈。

时光回溯,当湛江对虾养殖面积、对虾产量还不是全国第一;当湛江对虾加工规模、出口量还没登上全国榜首;当湛江还没摘得“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对虾之都”等桂冠之前,你可否看到,一群在努力探索、积极试点、奋力推广养虾技术和经验者默默前行的身影,他们是湛江的“虾祖”——湛江第一批科学探索、规模养殖的养虾人。曹耐,就是其中的一位。

1 风云激荡:只想为群众做点实事

25日,在雷州东里镇的海滩涂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立在一方试验虾塘前,精心指导他的养殖团队进行放苗工作,众人对他的指导可谓言听计从。他,便是曹耐。

“我们正在尝试坡地养虾、浅水养虾,并且充分利用虾塘空间,套养珍珠龙胆石斑鱼。”虽然已届古稀之年,但谈起养虾试验,曹耐滔滔不绝,一脸兴奋。

历史的车轮回溯到1987年,当原海康县水产局党总支书记、局长曹耐接过县直属机关党委授予的“先进党支部”奖状时,这位暨南大学生物系鱼类学专业65届毕业生、49岁的鱼类专家,对在雷州半岛推广规模养虾满怀信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当年这位风华正茂,曾被国家科技部评为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的曹耐,如今已是76岁的老人。曹耐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话语铿锵有力,本应安养天年的他,选择了坚守在雷州半岛东海岸沿线,奋战在科研、养虾第一线,继续书写着他的耕海人生。

1985年,海康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耕海养虾战役。为学习养虾经验,时任海康水产局副局长、时年47岁的曹耐不远千里,率领10人奔赴辽宁考察对虾养殖技术。当年年底,他便以工程师身份带领一批工作人员,风尘仆仆来到了东里镇安营扎寨,他们要在这里完成建设2000亩虾场任务。

“我们是1985年10月24日进场,当时住的是海边的茅草屋,1986年3月6日虾塘放水入塘。”回忆起当年破土开塘的情景,76岁的曹耐记忆清晰,恍如昨日,他说:“当时设计工作最大难题是缺乏水文历史资料。”

为了测量出准确的潮位规律,他们每昼夜测24次水位,经过一个多月艰苦工作,终于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并如期建好了2000亩虾场。历史的车轮向前飞奔,25年后的今天,这里的虾塘养殖面积已经高达2万多亩。

“我从小就喜欢大海、热爱大海,当时沿海地区养虾条件优越,沿海只有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养殖才能发展经济,改变面貌。”时隔多年,被问及当初为何铁心搞试验时,曹耐依旧不改初衷地回答:“我是在海边长大的,当时沿海地区还比较贫穷,我想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为海边劳作的群众做点事情。”

2 质疑如潮:科学试验用产量说话

坡地池塘能养虾?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在20多年以前,曹耐试验、推广的池塘能养虾的做法却遭受诸多质疑和非议。

“在池塘里就能养活虾?这岂不是劳民伤财吗?”面对群众的质疑和反对,曹耐也曾彷徨过。当时,整个雷州半岛都没有在开凿的池塘里进行大规模养虾的先例,而东里镇是华南地区养虾试点地,如果试验失败了,整个计划就会搁浅,影响可想而知。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憋足干劲的曹耐默默试验,决定用试验结果说话。

1986年冬,对曹耐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个冬天。这年冬季,全县虾塘发展到4005亩。而东里的2000亩虾塘平均亩产更是高达105公斤,创新了当时我省千亩连片虾场的最高纪录。

当时,见到已下苗70多天,却依然没有看到有虾在水面“浮头”,一养殖户以为虾塘里的虾已经“全军覆没”,遂向曹耐发起牢骚。十多天后,这些“晚熟”的虾才逐渐“浮头”,收获时条条大小均匀,产量颇高,这一养殖户喜出望外,大声叫好。为了庆祝对虾的丰收,当地养殖户纷纷在海边虾塘旁燃点鞭炮庆贺。

“我们能做的就是拿出试验的结果,用成绩去说话,去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曹耐说,当时县领导非常重视,对虾收获时,召集各乡镇领导干部到东里考察、参观,要求各地学习、推广虾塘养虾经验和做法,从各地过来的车辆就足足排了一公里长。

养虾业的迅猛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措施急需跟进。经过全面规划,海康县决定养殖业、加工业、饲料制造业一齐上。这一重任再次落到曹耐肩上,他四处筹款,在1986年3月建成一个325立方水体的虾苗孵化场,同年8月又扩建到4200立方水体,成了当时全省最大规模的虾苗场。10月,建成日急冻量4吨次、日制冰量20吨的冷冻厂。仅隔一月,一个对虾饲料厂又相继落成。谈起当年的配套工程跟进情况,曹耐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夜以继日的工作,让曹耐对家也怀有几份愧意。曾经因为工作原因,有一次在广西一呆就是半年,期间他没有回家一次。更让曹耐感到愧心的是,就连父亲患病卧榻,他也只作了短暂的探望,便又含泪踏出家门,继续他的养虾试验工作。“没办法,政府出钱搞试验,失败了影响很大,最终利益受损还是老百姓,我必须让它成功。”曹耐说,作为国家工作人员,身上担子重,群众期望大,根本不能兼顾两头。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玩命”工作,曹耐眼眶红润。

3 励志革新:请“虾医生”来看护鱼

大海惊涛,方显英雄本色。试点工作并非一帆风顺。1987年冬天,池塘里大批虾被冻死,这对养虾刚有盼头的群众来说是当头一棒。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各类病害逐渐增多,当地养殖的虾近九成发生病害,群众损失惨重。为改良品种,一刻也坐不住的曹耐第一时间开车上广州请教解决工程、科研难题的方法,最终引进斑节虾,并不断改进养殖技术,这大大缩短了对虾的成长周期,并提高抗病害能力。

随着养虾规模的不断壮大,本地虾料生产水平和技术已达不到市场要求,虾农开始大规模购买进口饲料。曹耐想,购买进口饲料不但增加养殖成本,还受国外环境控制,为何不发展本地饲料加工产业呢?经过几年的探索,1992年,曹耐带领他的科研团队研究出微胶囊虾苗,并获得省重点新产品称号。

2000年底,曹耐尝试使用塑胶纸技术,用塑胶纸铺在虾塘底部和侧壁,将水体与土壤完全隔开,这在当地属于首创。

曹耐说,在没有使用这项新技术之前,土壤有什么病菌,水体就有什么病菌,对虾的健康影响很大,经常爆发各类病害。对虾收获后,虾塘里的塑胶纸经过清洗、消毒、曝晒后,可以继续使用七八年,甚至上十年。

在曹耐带动下,其他养殖户也纷纷使用这一技术。但铺设一亩塘,塑胶纸花费需要3000元左右,这对一些养殖户来说动辄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为减轻养殖户经济负担,曹耐当起“多事佬”,奔走于在养殖户与塑胶纸产商间,为他们牵线搭桥,最终产商应允养殖户可支付一定资金购买,等到虾获后再还清剩余费用。

“传统的观念是深水养虾(平均水深是1.6米左右),而现在我们都倡导浅水养虾,水深在1.2米左右。” 站在试验虾塘前,曹耐用心地向周围人介绍着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他认为,浅水养虾更利于池内水体循环,池中鱼虾的排泄物等有毒物质可以第一时间排出池外,大大降低鱼虾染病几率。

对于为何在虾塘中套养石斑鱼的作法,曹耐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虾养殖时间是70到100天,受气候所限,每年农历9月底到第二年清明前,虾塘处于“放荒”状态,而套养的石斑鱼可以充分利用 “放荒”虾塘,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目前,曹耐跟他的团队正引进海南珍珠龙胆石斑和金昌鱼,套养在虾塘中。龙胆石斑、金昌鱼价格高、销路好,更重要的是,龙胆石斑身上的寄生虫可以成为对虾的饵料,而虾可以成为石斑鱼的“医生”,实现鱼与虾的最大“共赢”。

“如果实验成功,届时对虾每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况且每年可养殖两期,石斑鱼获利暂且不算,经济效益都甚为可观,这对整个东里,甚至是雷州半岛的对虾养殖将会带来新局面。”曹耐信心满满地说道。

 

2012-08-30海洋产业走入“传统”困局

 

作为新兴产业,海洋产业走入了沿海地区的每一级地方政府的发展。产业规划、产业园区、具体扶持措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在“一拥而上”的困扰之下,海洋产业也遭遇了传统产业的危机。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忠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就目前的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如产业层次较低、低端无序等问题,同时海洋传统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还是偏高。发达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左右,而我国仅有30%,这说明我国海洋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粗放阶段。

航运业:运力过剩危机

航运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海上运输方式,随着中国加入WTO,航运承担了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以及95%的进口原油和99%的进口铁矿石的运输任务,促进了钢铁、化工、电力等沿江沿海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依托港口、港口群发展的港口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崛起,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运输船舶17.9万艘、2.1亿载重吨,运力较10年前增加了2.7倍;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规模居世界第四位。其中,中远船舶运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中远、中海集装箱运力规模居世界前十位。我国船员总数已达165万人,船员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以来,尤其是二季度,世界经济陷入了整体低迷。海外需求变弱,让航运业开始英雄无用武之地。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航运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今年第二季度总体上涨乏力,运价持续低迷,国际航运业风向标干散货运价水平的BDI的季度均值仅在1000点左右徘徊,航运风向标指数呈现持续下行。”由此,整个航运行业跌入了亏损轨道。

针对上述态势,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关于完善管理促进国内航运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意见》,提出抓调控、严监管、重服务的一揽子举措,促进国内航运业健康平稳发展。要求各地要继续加强对“四客一危”船舶新增运力的总量控制,引导干散货船、集装箱船运力有序投放。鼓励和支持水路运输企业联营、兼并、重组,推动大型货主与骨干航运企业以签订长期运输协议等方式开展合作。积极探索建立经济奖励政策,引导安全、环保和节能水平落后的老旧运输船舶、单壳油轮和农村老旧渡船更新、改造和提早退出市场。

浙江省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罗宁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面对航运业低迷的现状,舟山市政府从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出台了鼓励航运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下一步,舟山将鼓励高端航运业的发展,鼓励运力超过100万吨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升级转型,鼓励龙头企业继续做大做强,争取上市,与此同时,还要吸引大型航运企业入驻舟山。

造船业:期待政策救市

航运业站在了悬崖边上,作为上游的造船业情况自然也不乐观。

中国造船业历史悠久,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发展到今天,造船业已成为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多种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

2010年7月,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松称,在显示造船业竞争力的3大指标—接受订单量、未交付订货量、建造量方面,韩国把所有的世界第一都让给了中国。然而,2年过后,中国的造船业如同从火热的夏天直接步入了寒冷的冬季。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三大造船指标—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分别出现10.1%、47.3%、27%的下降。与此同时,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造船大省的船企陆续陷入开工不足或者停工的困境。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一些有远见的企业主们开始改变自己。在《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赴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采访时发现,为度过造船业这一冰封期,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也采取措施努力推进公司业务结构转型和产品结构升级。采取成本集中战略和适度相关多元化战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进入更多的造船、海工和非船细分市场领域,逐步优化公司产业和产品结构,在此基础上,谋求相应细分市场的规模经济和成本领先优势。

在如此寒冷的“冬天”,仅仅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已经无法挽救全行业的危机。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市场分析部副主任张永锋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政府应该给予船厂支持,一是适当给予宽松的信贷政策,鼓励民间融资平台建设。二是对于造船和航运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三是积极引导船厂涉足新的技术领域,对于新领域给予一定政策或财政支持,帮助船厂转型升级。”

港口:智慧港的野望

港口兴,经济兴,港口旺,经济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的沿海地区各地政府开始了疯狂的建港行动。

2011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4亿标准箱,较10年前增加了3.4倍,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46亿标准箱,增加了3.3倍,内河港口完成1736万标准箱,增加了4倍,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标准箱的港口由8个增加到19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快速发展也给港口建设带来了隐忧。进入2012年,港口的争夺已演变成为港口的无序建设,一些中小港口出台的优惠政策正在变得五花八门,若加上在建及待建的港口,供需将进一步失衡。港口建设也进入了升级转型的时代。

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罗宁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与相邻的上海港和宁波港,甚至是国际航运中心相比,舟山自然条件有着明显的优势,硬件也不差,差的是服务。

罗宁特地到伦敦和新加坡进行考察。伦敦港给罗宁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完善的服务。“伦敦港的吞吐量虽然多年来并未明显提高,但其国际物流港的地位却在不断提高。其原因就是有着优质服务,尤其是航运金融和海事专业服务方面,具体涉及到银行、保险、船舶经纪、法律、会计、船级社、出版等方面的服务十分完善。而这正是舟山的短板。”

在新加坡港,罗宁看到的是,一个数字化管理的港口,整个港口并没有多少工作人员,但操作却井井有条。一个最显著的体现就是集装箱的通关速度,一个集装箱从车开过来,到激光扫描,再到检验完毕到进港只需要24秒。舟山则是完全靠人工开箱检查,时间非常久。

不过舟山要想达到伦敦港和新加坡港的水平并不容易。罗宁表示,一方面,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舟山的发展。到2015年港航物流人才缺口为2.5万左右。另一方面,中国港口的发展掺杂了很多行政命令,并非完全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舟山要想成为真正的国际物流岛,或者自由港,需要国家给予本质性的政策开放。但国家在这方面一直顾虑重重,进展缓慢。

罗宁指出,我国海洋经济要想做大做强,必须积极引进和培育人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科技创新力度。

临港工业:谨防“环保门”

临港工业区是沿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港口条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好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是沿海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因此,在“蓝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它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临港工业有两种类型:一是依托港口优势具有大运载量、大耗水量、大进大出、资本密集性高特征的产业,比如说石油化工、造船、发电、炼钢等;二是临港的腹地工业,它距离港口还有一定的距离,也属于广义的临港工业。但这些工业大部分都属于双高企业,污染较为严重。一些恶性的“环保门”也是层出不穷。例如,201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大连px项目等等。

进入2012年,临港工业的污染依然存在,似乎还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沿海各省的工业园区规划中,化工园区都成为了其中的重头戏。高污染企业不仅仅是向西部转移,也有的向临海地区转移的迹象。”《中国水危机》作者、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此,临港工业的发展必须要严控环保关。在这一点上,山东亚太森博纸浆有限公司为其他企业做出了表率。

山东亚太森博纸浆有限公司企业资讯部主任乔小桥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亚太森博从建厂之日起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公司始终坚持“优质高效、节能减排、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保投入高达36.3亿元,占总投资的近1/4。创国内单个纸浆工厂环保投资之最。

亚太森博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木屑、黑液、蒸汽、白泥、污水、污泥等的循环利用,明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碳排放。公司生产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黑液回收率达到100%,碱回收率达到99.3%。公司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后一部分用于燃烧发电,其余的用于生产无公害生物有机肥料,广泛用于植树造林和农业生产。公司的各项消耗、排污指标完全优于国家标准和山东省标准,甚至部分指标还优于欧美、日本标准。

乔小桥表示,现如今,亚太森博已经顺利摘掉了“两高一资”、黑水恶臭”的罪行,成为了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马军表示,保护海洋环境,企业自身因素固然重要,但仅靠企业自觉还无法达到目标。国家要制定好海洋经济整体规划,严把环评关,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加大违法违规排污的处罚力度,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的力量,共同捍卫海洋生态环境。

滨海旅游产业: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人们已对单纯的旅游景点逐渐感到乏味,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成为大家目光聚焦之地。

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已不再是人们单一追求的对象,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放在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上,因此旅游业逐渐步入它的辉煌期,特别是滨海旅游业。滨海地区凭借自身独特的天然自然条件——滨海、阳光、沙滩聚焦了更多的眼球。而且,除此之外,很多滨海地区还借助当地的资源,发展别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业等产业。这不仅进一步带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进一步实现蓝色经济的发展与成熟起到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海南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它有天然的滨海、沙滩、阳光,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基因,是滨海旅游胜地。它凭借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等优势,以打造国际旅游岛为目标,做到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加快发展现代产业,高标准推进旅游景区建设,推进旅游行业差异化发展,加快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产品策划包装与市场拓展。从而打造独具椰林、航天、文化、侨乡特色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成为国际一流的滨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即便在如此众多优势与有利条件的背景下,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它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同质化明显与配套设施滞后是目前滨海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滨海旅游目前存在同质化问题,深层次开发尚有欠缺。目前我国滨海旅游开发仅限于对海水、阳光和沙滩的利用,缺乏陆域和水上娱乐活动,在空间布局上仅限于对近岸水域和沙滩的利用,缺乏对海岛的开发,造成旅游方式单一,活动内容单调。旅游种类多以避暑度假和观光游览为主,差异化和特色化程度较低。而且,突出的季节性供求矛盾使海滨度假旅游区配套服务设施滞后表现得特别明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富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同质化存在的差异就是服务以及与休闲型产品相配套的一些观光娱乐产品的差异。因此,解决同质化问题的方法就是把地域文化引进滨海旅游,并增加产品的丰富度。

海洋渔业:推进现代渔业开发建设

经济发展到今天,在国家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这一大背景下,传统的海洋渔业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结构,因此,加快推进现代渔业的开发建设成为目前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从北向南沿沿海经济带来看,我国海洋渔业在发展现代渔业的过程中都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在辽宁省长海县《海洋与渔业局关于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的报告》中指出,长海县2012年上半年渔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圆满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指标,取得了新的成绩。水产品产量与渔业产值等方面同比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在海水增养殖业结构调整、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与水产品加工业精深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2011年,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紧紧抓住蓝黄两区建设重大机遇,现代渔业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全省已建成万亩以上连片现代渔业园区50多个,其中东营与滨州等地在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方面的经验在很大范围上得到推广。

同时,山东省的远洋渔业也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全省远洋渔船达608艘,总功率23.1万千瓦,居全国首位。而且,城市水系增殖放流理念的提出,以及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等各方面的发展,在提升渔业影响力的同时,也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我国海洋渔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矛盾。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表示,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忽视渔业、挤压渔业发展空间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生产方式粗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此外,渔业还面临着科技资金总体投入不足、渔业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基础研发能力较弱等问题。

针对众多桎梏,侯英民指出,要想充分发挥园区在现代渔业发展中的作用,要将整合各类优势政策资源向园区集聚、将园区建设与渔业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渔业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等各方面的工作落实到位,对现代渔业园区的建设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高点起步,梯次推进的方式。以此来发挥我国海洋渔业在沿海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与推动作用。

 

 

 

2012-08-30水产养殖险:渔民呼吁的“安全阀”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就近利用资源的生存法则。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渔业资源曾一度让沿海渔民受益无穷。然而,随着过度捕捞以及海洋生态的恶化,近海渔业资源逐渐枯竭,传统捕捞业日趋衰落。

我国3000万“失海”渔民生存状况堪忧。经历多年的探索和摸索,远洋捕捞、水产养殖业脱颖而出,尤其是进入21世纪,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并一跃成为渔民突围和增收的主要路径。

虽然水产养殖业前景广阔,但其高风险和高收入的行业特点也让大多数渔民望而却步,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保险体系的缺失正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绊脚石。

商业保险退避三舍

水产养殖业的高利润虽然吹鼓了海南省临高海鲟深海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腰包,但与之相伴的高风险也让他们苦不堪言。

8月16日,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临高海鲟深海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毛炳强表示,“今夜我一定睡不着觉。”因为第14号台风天秤正在逼近海南,毛炳强担心天秤台风将像去年的纳纱台风一样,再次袭击他们的养殖基地。

据悉,去年纳纱横扫了他们的养殖基地,网箱受损,金鲳鱼大量死亡,他们为之损失了上千万,可以说是全军覆没。其实,毛炳强只是众多受灾养殖户的一个缩影。

水产养殖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资源的产业,因气候变化而带来的极端天气以及其他人为因素,都会对他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不幸的是,近年来,雷雨、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据统计,从今年4月到6月15日,仅福建省除厦门外的8个设区市42个县(市、区)就86.4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0.76亿元。

据毛炳强介绍,去年政府曾给他们补贴了350万元,但这350万元相对于他们6117万元的损失,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如果今年台风再次袭击,所造成的后果,毛炳强不敢想象。

虽然今年养殖基地的网箱重新加固,理论上可以抗击12级台风,但毛炳强还是忧心忡忡。

“保险,我们当然想买了。但就是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据毛炳强介绍,他曾找过多家保险公司,但却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承保。“风险太大,哪家保险公司承保得起?一次灾害后所造成的损失都可能达到上亿元。”

据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推出过水产养殖险,后因损失惨重,股改后,水产养殖险作为不良项目被清理掉了。从此以后,很少有商业保险公司愿意涉足于此。

“水产养殖险之所以多年难产,缘于没有一家商业保险公司能够经受住巨灾的考验。”某保险经理直言不讳,“2006年受‘碧利斯’影响,饶平一个县的水产养殖业,损失就达18亿元,谁承保谁关门。”

在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秘书长孙颖士看来,造成水产养殖保险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水产养殖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存在巨灾风险;二是水产养殖专业性强,养殖产品的存量确定和价值确定以及出险后的勘验定损工作难度较大;三是诈保骗保等道德风险时有发生且难以控制防范;四是水产养殖业者意识不足,同时保费支付能力有限。

正因为天灾的不可预期和极大破坏性,形成了当前中国水产养殖保险市场保险机构不敢保、水产养殖业者承包不起的尴尬局面。在保险体系缺失的情况下,渔民成为水产养殖业直接和唯一的承担者。如果整个水产养殖业仅依靠渔民来支撑,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壮大就成为了奢谈。

孙颖士呼吁,水产养殖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已成为推动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和促进渔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如此庞大的规模,应该有一整套科学的风险保障措施,应该享受财政补贴。

政策补贴是关键

认识到发展水产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水产保险”的有关要求。

在商业保险公司对此退避三舍的情况下,成立类似渔业保险的保险制度被人给予厚望。

渔业保险模式可供借鉴。我国渔业保险曾经历了三部曲,从80年代末商业性保险的尝试,到1993年开始的互助保险的探索,再到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目前政策性渔业保险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做法。在遵循保险规律的前提下,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在各级政府之间建立的一种渔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担机制,是一种再保险制度安排。

2008年5月,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东莞和江门新会区被选为试点地区,渔船险为试点险种。中央财政补贴渔民保费比例为25%,试点地区财政补贴保费比例为25%,中央及地方的保费补贴资金为50万元。由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与中国大地保险进行联合承保。

据悉,目前在全国已有24个省市区开展渔业互保工作,多数沿海省份争取到了地方财政补贴。在此基础上,国家将逐步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以保障2400万渔业人口的利益。

自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62.1亿元,但高风险的渔业一直没有被纳入其中。

对于政策性保险的模式,很多专家表示赞同:“政府不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不可能会介入进来。如果单纯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风险太大。采取政府主导,多家保险公司参与的方式,当面临巨灾时,大家可以分摊风险,而且可以杜绝今后理赔过程中出现的道德风险。”

虽然渔业保险在运作中存在各种困难,面临着各种问题,但还是有不少地区于近期相继开展了渔业保险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收效。

今年6月份,象山县按照“政府引导、自主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正式把水产养殖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开发了渔业设施保险险种,选择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象山分公司为承保机构。

据该县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渔业设施保险赔付范围主要针对大棚设施,入保的大棚分为钢架大棚、标准竹架大棚和简易竹架大棚三种类型,每年每个大棚需交保费分别为90元、75元和50元,其中50%由市、县级财政补助。养殖户的大棚由于风灾、洪水、潮水、冰雹、雪灾、空中运行物等灾害造成损失的,保险公司在进行实地查勘和损失核定后将会足额赔付。

据悉,该措施实施后,受到当地渔民的好评。综上所述,要克服渔业保险困境,进行新天地、新思路、新模式的探索必不可少,若想将渔业保险在我国做大,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2012-08-30远洋捕捞:想说爱你不容易

 

现在总结教训,没有一支懂外贸、懂法律、懂当地情形的人才队伍不行,没有专业的船员不行,没有现代化的设备不行,更主要的是,没有中国与当地的友好关系更不行。

从某种程度上说,“近海无鱼”的说法不算夸张。也正因此,印象中渔民摇着自家的小船出海捕鱼的情形早已消失无踪。现代渔业,基本上只剩近海养殖与远洋捕捞两部分。

相对于近海养殖,远洋捕捞风险更大,收益更难确定,要求的技术装备等各项条件都更严格。也正因此,与沿海各地近海养殖都有更多的斐然成绩相比,能把远洋捕捞作为强项的省份就少之又少了。而从国家的层面而言,我国远洋捕捞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

一次悲壮的尝试

谈远洋捕捞,大连金州人最有发言权。

“金州可以说是最早走出去的。”大连金州新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张茂长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而带领金州人最先闯出去的,就是如今大连金州新区海洋与渔业局副书记曹作伟。在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谈起那段经历时,曹作伟摇头苦笑:“苦不堪言。”

那还是大约20年前,1993年,曹作伟在大连金州区大李家镇任镇党委书记。当时金州区政府鼓励乡镇搞远洋捕捞业,大李家则是第一个响应的。

通过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代理,大李家渔民驾驶4条800马力的远洋捕捞船,远赴非洲开始了艰难的远洋捕捞之旅。

在当地遇到的困难,远远超出了大李家远洋捕捞队的最初设想。

“非洲当地的渔业法规越来越严格,一开始允许在12海里以外捕鱼,但很快又把标准划在了30海里之外,最终甚至把我们赶到70海里之外。”曹作伟指出,即便如此,出国头两年,渔业资源还算比较丰富,但很快渔业资源就开始枯竭了。

与此同时,油价迅速上升,西非货币贬值,再加上船员都是普通的渔民,缺乏专业能力,以及与代理公司产生诸多矛盾,种种原因,最终导致长期处于亏损。

大李家堪称悲壮的远洋捕捞持续了大约10年,终于在2003年在伤痕累累中无奈放弃。

“10来年亏了4700多万元。”如今提起来,曹作伟的难过之情仍然溢于言表,因为损失的不但是钱,还有大李家渔民十年的艰苦努力。在出海作业的时候,在非洲甚至还被军舰炮击过,1死1伤,代价惨重。

事实上,大李家远洋捕捞的故事在中国很多沿海地区都发生过。

“现在总结教训,没有一支懂外贸、懂法律、懂当地情形的人才队伍不行,没有专业的船员不行,没有现代化的设备不行,更主要的是,没有中国与当地的友好关系更不行。” 曹作伟感叹。

远洋捕捞短板犹存

如今20年过去,像当年的大李家人一样,几个渔民就凭一股冲劲远赴非洲打渔的情形已经不多,但是,当年困扰他们的那些难题,有许多依然存在。

谈及教训,曹作伟特意提到了与代理公司之间的矛盾,时至今日,这仍是困扰远洋捕捞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按照规定,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从事远洋捕捞,必须有《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证书》,但审批条件严格,因此大多数的远洋捕捞都必须通过这些有资格的企业代理,这样的规定是从易于管理的角度出发的,但也引发了不少问题。

首先,远洋捕捞风险大,收益不确定,因此不少具备资格的企业变成了“代理公司”,仅从资格代理方面获取收益,很少直接经营捕捞船。

其次,由于具备资格的企业很少,形成了垄断的趋势。一线捕捞的企业要向其缴纳昂贵的管理费用,在海外出售打捞上来的海产品也必须由其代理,一线捕捞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公海渔业资源的管理与20年前相比更加严格,各国公海渔业资源争夺异常激烈。特别是北太平洋的鱿鱼和秋刀鱼资源又已被提出列入国际公约管理议程,预计2-3年后将实施国际公约管理。沿海国家相继调整渔业管理政策,提高入渔费的呼声渐高,远洋捕鱼成本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燃油成本越来越高,国内远洋渔船吨位小、装备落后,这些都制约着我国远洋捕捞的迅速发展。

困境下的新冲刺

困难重重,但面对近海无鱼的严峻现实,远洋捕捞是大多数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也正因此,我国不少沿海省份都开始把远洋渔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培育。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就在今年6月,青岛市制定了《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规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该《规划》明确,要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远洋渔业,注重远洋渔业产业链的合理组成,加强政策引导,发扬青岛的特色和优势,在积极发展加工销售和物流市场的同时,加强对海洋捕捞产业的改造,由近海走向远海,通过合作入渔的方式,获得国际渔业资源,全面提升青岛市远洋渔业的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按照《规划》,到2030年,要初步建成一支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高水平的远洋渔业船队,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远洋渔业企业和远洋渔业加工企业,形成装备优良、配套完善、管理规范、支撑有力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年捕捞产量达到5万吨。建成我国北方地区远洋渔业基地,即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年交易量达300万吨,交易额540亿元,税收贡献81亿元,拉动其他产业产值76亿元,带动区域就业数万人,成为东北亚重要的水产品交易中心之一。

针对当前远洋捕捞面临的诸多问题,该《规划》也提出不少有针对性的对策。

例如,《规划》指出,由于发展远洋渔业产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行业,前期投入大,单靠远洋渔业企业自身发展难以壮大和维持,需要政府投入较多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在政策上引导企业不断创新、提高其自身发展潜力,制定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保障措施。

此外,《规划》还设计了诸多保障机制。

例如,成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以及与国际国内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桥梁与信息传递的作用,营造远洋渔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例如,由市政府制定出台扶持远洋渔业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例如,提出要重视远洋渔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加快培养一批懂法律、懂外语、懂经营、懂国际渔业管理的高层次管理人员;制定船员培训计划,加强对远洋渔船职务船员、普通船员的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有条件的地区,积极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开展远洋渔业普通船员的培训工作,为远洋渔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