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石狗数据库 - 媒体报道

基层实录为石狗原地上“户口”湛江雷州市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档案,并拟建石狗文化村

发布时间: 2011-11-08

 

工作人员对石狗进行普查登记

为了保护和开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狗文化”,雷州市近期为散落山村乡野的无名石狗一一入“户口”。近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和平到雷州走基层,与当地普查小组一起下乡做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源于春秋,它是守护神

10月28日清晨,普查小组一行到达位于白沙镇的雷祖祠,雷祖祠文物管理所所长谢元卿介绍说:“雷祖祠内有四尊明代万历年间的石狗,还有两尊石狗的雕刻年代能追溯到唐宋之间。”谢元卿说,雷州石狗起源于春秋时期百越先民在生产活动中的狗图腾信仰,后来石狗逐渐演变为当地居民的“守护神”,“不同的石狗有不同的功能,一般可以分为守路、守村、守巷、守家、守庙、守田、守河等,雷祖祠的石狗就是守庙的。有些石狗在古代是用于生殖崇拜的。现在还有一些村民在干旱的时节,扛着石狗游村求雨。”

普查小组马上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有的用相机从不同角度给石狗拍照,有的用软尺量石狗的“三围”,有的操作GPS定位仪为石狗定位。记者凑到正在记录数据的工作人员王民荣跟前,听他讲解手上的《普查登记表》:“用GPS定位出石狗的经度和维度后,我们就可以在雷州地图上标出石狗的分布图。石狗大多是玄武岩雕刻而成,通过目测可以判断其外形和损坏程度,至于雕刻年代则要请教当地的老人,才能做出初步估计。”

不能搬家,唯有上“户口”

谢元卿介绍:“雷州的‘石狗文化’既包括石狗雕塑这种雕刻技艺的传承,还有石狗身上附着的信仰习俗和历史传说等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雷州石狗入选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全国各地散落的石狗加起来的总量也没有我们雷州多,雷州的石狗文化历史最悠久。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今年8月来雷州调研时曾说,源自春秋时期的雷州石狗文化可能是岭南文化最古老的一脉,要加强研究雷州石狗文化并把它丰富进岭南文化。”

普查工作人员陈则晓说:“有些人知道石狗是文物,就偷了拿去卖;有些人不知道石狗的价值,就把石狗破坏或者丢掉了,不懂得加以保护,正因为如此,雷州市内的石狗从先前的一万多尊锐减为目前的3000多尊。每尊石狗必须保留在它原生态的空间中,才能传承其文化意义,如果统统搬进博物馆,就成了‘死狗’了。我们现在先给石狗上‘户口’———建立一个有编号的档案,有利于进行下一步的保护。”

开发经营,得走市场路

雷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牧野告诉记者,预计11月中下旬就能完成全市的石狗普查,此后会为每一尊石狗做一个玄武岩质地的保护标志牌,“不说每尊石狗本身的雕刻材料珍贵,雕刻成本高,有些古老的石狗更有文物价值,很有必要通过挂牌宣传的形式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

对于石狗文化资源的开发,牧野说:石狗的原生态展示、石狗美食、石狗工艺品和石狗邮票等项目的开发正在筹划中,正在拟建一个石狗文化村,“但目前还是困难重重,首先是经费问题,此次在雷州市政府10万元经费的支持下,我们的普查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不过,也不能全靠政府长期的无偿投入,我们希望有实力的企业能按照市场规律,参与石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建原生态的石狗文化村还涉及征地问题。”

羊城晚报记者赖丽思袁增伟摄影报道(发自雷州)

赖丽思、袁增伟


CopyRight © 2021 湛江图书馆     制作维护:广州卓舟公司
地址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大道北39号 (建议IE8以上浏览器访问)
Email to:E-mail:zjlib@vip.163.com (请用@代替#)     粤ICP备13043395号